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5-min.png)
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》近日出台。《方案》规定,我区将通过森林生态、生态产业、生态文化和森林支撑四大体系建设,改善生态环境,打造宜居宜业健康首善之区,力争到2018年底,成功创建“国家森林城市”。
《方案》明确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具体目标:在荣昌主城区新增和提质421.67公顷公园绿地;重点打造中心城区9条景观大道,10条街道的绿化;防护绿地新增提质55.2公顷;完成现有附属绿地提质71.5公顷;重点镇公园绿地面积新增711公顷;完成森林乡村绿化面积523.2公顷,完成58公里长的生态绿道建设;完成现道路绿化提质331.6公顷;完成水岸林网和水库生态林绿化提质225.4公顷;生态公益林提质面积达到1027公顷;完成森林疗养、休闲基地建设5处,休闲度假区2处,乡村生态旅游29处。
《方案》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点工作,包括森林生态、生态产业、生态文化和森林支撑四个方面。
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方面,在中心城区和重点镇街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公园,开展村镇社区公园和附属绿地建设、森林乡村建设,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;打造城区内部主要干道绿色景观和道路交叉口绿化节点,增加道路绿量,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达25%以上;增加绿化覆盖面积,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%以上;扩展城市绿化空间,城区绿化率达 40%以上;实现每万人拥有1公里绿道,绿色景观通道,林木绿化率达80%以上;水岸绿化率达80%以上;建设期内各镇街荒山宜林地造林290公顷,提质生态公益林347公顷;改扩建岚峰森林公园、古佛山森林公园、寨子山森林公园等,重点建设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、东湖湿地公园等。
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方面,大力发展麻竹林下循环经济,形成成熟的竹笋、竹材、竹叶、竹笋加工剩余物利用、林下种养殖等笋竹资源循环加工利用产业链;结合现有低效经济林抚育改造为重点,提升对经济林的经营管理水平,引入推广优良品种;改建一批现代化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;完成建设森林疗养、休闲基地7处,休闲度假区3处,乡村生态旅游29处。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方面,建设城市生态物质文化建设工程,包含森林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文化建设、湿地公园文化建设、特色文化主题园文化建设等;建设城市生态精神文化建设工程,包含区树区花、生态文化协会与论坛、志愿者队伍建设、自然教育中心、生态文化宣传活动等。
森林支撑体系建设方面,到2018年森林火灾损失率稳定至1‰,瞭望面积覆盖率从90%扩大到100%;将成灾率控制在2.8‰以下,无公害防治率达88%以上,测报准确率达91%以上,产地检疫率达100%;着力生态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撑、拓展生态产业建设的技术支撑、加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、建设技术创新平台;开展应用系统建设、数据库建设与完善、设施装备建设。